為9歲男孩在全國殘疾人游泳賽中獲獎點贊
時間:2017-07-10 13:43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青青
“越努力才會越幸運,越拼搏才會做到最好的自己!你是我們的驕傲,加油吧,兒子!”這是郭昊忱爸爸發(fā)在朋友圈的一段話,那一天,9歲的昊昊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中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銀牌(7月9日華商報)。
一個年僅9歲的殘疾孩子,能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中獲得銀牌,那是因為孩子付出了常人所難想象的辛勤努力與汗水。作為殘疾人,孩子能對自己嚴格要求,并克服種種意想不到的各種困難,這是讓我們正常人想象不到的。但這是郭昊忱小朋友的奮斗目標,不達目標決不罷休。
正如陜西籍著名作家柳青先生在他的名著《創(chuàng)業(yè)史》中所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一個殘疾孩子,能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早日成才,這不僅是孩子一生的幸福,而且是父母的驕傲與自豪;一個殘疾孩子,只有讓他盡早懂得怎樣做人做事,才能使他充滿危機和責任意識。有了危機和責任意識,孩子的緊迫感就是與身俱來的,他就會自覺地珍惜時光,絲毫不敢怠慢。
《周易》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完成并發(fā)展自己的學業(yè)或事業(yè),能這樣做才體現(xiàn)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作為殘疾人的父母,能用不斷鼓勵的方式讓孩子對游泳產生濃厚興趣和樂趣,才能把孩子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否則,孩子就會厭煩游泳,必定長時間泡在水里不是什么值得享受的好事。那么,就必須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那么,就必須讓孩子在思想上認識到自己人生中的危機是什么;那么,就必須讓孩子樹立自信,絕不能讓危機感過度增強,讓孩子失去自信和勇氣;那么,做這樣的父親和母親就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就會讓孩子前功盡棄。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孩子的父親在孩子獲獎之后,及時地給予了鼓勵,讓孩子更加增強了自信和勇氣。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孩子加以科學施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同時,對于孩子的教育,必須始終擁有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只有把“四心”貫穿始終,孩子才能與父母和游泳教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而且,應當注重讓孩子在學習中勞逸結合,不能讓孩子在身體不適應的情況下,進行超極限訓練。必定孩子的發(fā)育和身體素質不能與成年人相提并論。
然而,郭昊忱之所以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完全是經過科學訓練得來的,絕不是靠拔苗助長得來的。那么,面對這個可愛的孩子,我們只有為他加油鼓勁。郭昊忱,再接再厲,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就是勝利。ü擦郑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