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智能化社會 老人該如何適應?
時間:2020-12-04 16:13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近日一則抖音視頻火遍全網,視頻中一位老人冒雨到社保局去交醫(yī)保卻被工作人員拒絕并回復要么告訴親戚,要么用手機支付.這段視頻不盡讓我們反思智能化社會下,我們年輕人感受到是方方面面的便利,而對于老人該如何適應呢?
 
  如今智能化時代到來,智能化的產品遍布社會的各個領域.但是,我國正在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據(jù)統(tǒng)計顯示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達到2.5人,60歲以上的網民卻只占全體網民比例的6.7%.老人無法適應智能化社會成為了當今社會的又一難題.不管是辦理業(yè)務、購票繳費還是出行服務,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設備及智能化技術,代替了傳統(tǒng)人工.例如,超市的自助結賬機、公共場所的自助服務機、手機端的支付軟件、打車軟件、生活繳費,等等.這些智能化都大大限制了老人的生活,給老人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困擾.雖然有些老人在智能化的影響之下也在積極的學習智能手機,移動支付等,積極與智能化社會接軌,但是也這僅僅是一少部分.鑒于身體、文化、年齡等原因,大多數(shù)老人很難去跟上智能化的速度.因此,我們應該對這個問題予以關注,用適當?shù)膶Σ呷ソ鉀Q這個問題.
  首先,應該加強培訓指導.鼓勵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工作者、志愿者、養(yǎng)老機構工作人員、家屬等,幫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信息平臺等新技術,幫助廣大老年人克服不會用、不敢用、不能用智能技術的困難.
 
  其次,在各相關領域繼續(xù)保留人工服務、面對面的服務方式,確保老年人即使無法使用智能設備,也能辦理相關業(yè)務.在民政服務領域運用智能信息技術時,要堅持適老化原則,避免給不熟悉使用智能設備的老年人增加負擔.
 
  另外應聯(lián)合相關部門,深入研究老年人在智能技術中遇到的困難,提高涉老智能產品的適老性,滿足老年人在出行、就醫(yī)、預約服務、線上消費等方面的需求.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推動智能化、信息化應用加快普及的同時,我們也應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符合其特點、滿足其需求的服務,積極主動地關心老年人、了解老年人,以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讓他們享受到更多服務.王帥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dstuf.com/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圖庫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