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鏡熱”需理性對待
時間:2021-07-08 11:03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高考結束后,不少地方的醫(yī)院眼科迎來了“摘鏡熱”。據報道,江蘇淮安醫(yī)院眼科門診量比平時增長近六成,其中咨詢近視手術治療的患者大多為高考生。醫(yī)生提醒,近視手術的禁忌需要提前了解,其存在一定手術風險,有些患者并不適合做近視手術。
隨著近些年近視手術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通過手術的方式摘下眼鏡,期待永久性解決近視問題。高考生剛剛結束了繁忙的復習備考,用眼強度明顯下降,有充分時間進行術前準備和術后恢復。有的考生報考的專業(yè)對視力有特殊要求,“摘眼鏡”對他們而言又是某種意義上的剛需。從醫(yī)學角度而言,近視手術依然是一種不可逆的有創(chuàng)手術。近視通常是由于用眼過度、遺傳等原因,導致屈光不正。如果把眼睛比喻成相機鏡頭,現在通行的角膜激光手術,就像是對鏡頭重新磨鑲,從而改變整個眼球的屈光狀態(tài),但代價就是對角膜進行激光切割以后,角膜會變得更加薄。
盡管隨著技術水平的成熟完善,近視手術的風險已經降低到大眾能夠普遍接受的程度,但它絕不像感冒吃藥那么簡單。不少患者在手術后出現干眼、炫光等癥狀,有的手術如果不成功,引生并發(fā)癥,還會對視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一些負責任的眼科醫(yī)生也建議患者非必要不做手術,并充分告知手術的風險和隱患。
隨著近視手術的普及,輿論還要警惕一種錯誤思維,那就是“保護視力不重要,近視了也可以用手術解決”。即使恢復良好,沒有明顯的后遺癥,近視手術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如果術后依然堅持不良用眼習慣,視力還是會繼續(xù)下降,而患者通常沒有第二次手術的條件。從根本上說,保護視力還是要從小抓起,盡可能地避免眼睛近視,在出現近視癥狀以后及時遵循醫(yī)囑,不讓近視程度加深。
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fā)、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是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不能任其發(fā)展。為了保護青少年視力,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作為一種治療手段,近視手術確實能夠讓部分人免除戴眼鏡的不便,但保護青少年視力,不能依賴如此被動的辦法,還應綜合施策,充分壓實各方面的責任。趙婧同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