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孔乙己”文學背后的焦慮
時間:2023-03-18 22:40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chuàng)(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學歷不但是敲門磚,也是我下不來的高臺,更是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近日,一句“失意書生”的獨白登上熱搜,引來大量年輕人的共情。他們說:少年不懂孔乙己,讀懂已是書中人。說的是讀了大學,卻找不到心儀工作的困頓和苦悶。
這反映了很多人在就業(yè)過程中出現“期望匹配不上現實”的困境。“孔乙己文學”背后是一些年輕人的焦慮無奈,以及最初進入社會的迷茫和無措,一邊趨于追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優(yōu)越感,一遍又不甘于接受工作的殘酷打擊,進退兩難,不安于現狀,卻又無法改變。青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我們需要認識到教育和就業(yè)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年輕人更多的理解和關懷,尊重人才并做到人盡其才。高校不僅要讓學生走出象牙塔,設置就業(yè)指導課程,加強與企業(yè)間的專業(yè)對口人才輸送,提高畢業(yè)生的工作適配感,同時也要關注人才收入待遇,健全人才培養(yǎng)機制,讓更多自我代入“孔乙己”的年輕人擁有一席之地。而作為年輕人,我們更應擺平心態(tài),平等的看待每份職業(yè)。不管是在網絡引起熱議的北大博士當城管還是高校畢業(yè)生送外賣,我們都不應戴著有色眼鏡給不同職業(yè)劃分高低貴賤。應清晰的認識到,發(fā)揮自身價值比工作的城市、崗位、頭銜更加意義深遠。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高校畢業(yè)生回到家鄉(xiāng)開起民宿、經營農場、直播帶貨,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孔乙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當代有志青年絕不會被困在長衫中,脫下“長衫”并不意味著低人一等,反而沖破學歷崇拜和陳舊觀念的做法是對自己前進方向的重新審視,也更有利于形成開放包容的就業(yè)環(huán)境。(宋媛)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