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土資源部中國旅游地學研究會在北京中國地大國際會議隆重舉辦中國旅游地學30周年及地質公園15年紀念大會,對長期為我國旅游地學、地質公園事業(yè)做出特殊貢獻者的集體及個人進行了表彰,齊云山地質公園榮獲“地質公園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是安徽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地質公園。安徽省同時受到表彰的還有天柱山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的鄭炎貴同志和九華山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的章寅虎同志,榮獲“地質公園科普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地質博物館序言廳
最高峰
_五老峰
多年以來,齊云山國家地質公園一直十分重視地質公園的科學解說工作。設立了地質公園主碑和副碑,制作了齊云山國家地質公園總體分布圖及導游圖、簡介說明欄(中、英文)和地質公園徽標。建立了普及地質景觀知識的齊云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展示廳、陳列廳形式多樣、生動,內容充分展示了齊云山地質公園特色;公園內主要景點和路段設立了解說牌,語言簡明、優(yōu)美、通俗,且中、英日、韓四種文字表述,相關解說牌還配套有公園導游圖、相關地質小知識、主要地質遺跡成因等。在通向公園的主要道路上設置了一定數(shù)量的導引牌,保證來齊云山地質公園的客人能按導引牌準確進入公園,導引牌明確表述了地質公園位置和內容,風格和式樣應統(tǒng)一。按照《國家地質公園規(guī)劃編制技術要求》編制了簡明清晰的地質公園導游圖,印制免費發(fā)放的宣傳折頁,改善了公園基礎設施,對公園內地質遺跡景觀和人文景觀設置了科考旅行路線。
八卦花田
天橋巖
齊云山國家地質公園積極發(fā)揮地質公園的科普價值,開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工作和科普活動,采取了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多角度、全方位地向游客展齊云山的地質遺跡,傳播地球科學知識。整治了神秘長廊、獨聳峰、象鼻巖、最高峰、小壺天等地質遺跡點的地理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了地質遺跡考察線路的科普價值;堅持“保護第一,合理開發(fā)”的保護原則,加大了管理隊伍力量的建設和公園建設資金的投入,制定了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實施辦法,強化對園區(qū)丹霞地貌地質遺跡和動植物資源以及人文遺跡的保護和科普;積極開展地質公園網(wǎng)絡建設工作,介紹齊云山地學研究和地質旅游發(fā)展中取得的進展,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介紹齊云山地質公園的地學和美學價值。
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wǎng)訊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