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性、愛情敘事在“三十年代”直至“文革文學”時期,始終處于極為尷尬的境遇。這里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我們的文學中幾乎只有“愛情”而沒有性和欲望。可以肯定地講,沒有哪一個民族文學中的愛情表達會比中國現(xiàn)、當代“革命”文學中的“愛情”更為“崇高”。這里很簡單,無非是因為,中國的愛情已經(jīng)把“性”拋棄了,取而代之的是志同道合的政治信念與革命信仰。“男性因革命而獲得愛情,女性因愛情而追隨革命的情節(jié)已成為一種情感關(guān)系模式,而這種模式把原本生動、微妙、虛實相應(yīng),百感交集而又無可規(guī)范的愛情體驗,粗率地整飭,收歸于狹隘的革命主題,并清洗凈了愛情中的‘色情’‘愛欲’因素,演變成依附于意識形態(tài)權(quán)宜運作的‘神話’——這便是民國時期普通人的愛情,在十七年小說中必然要承受的歷練和‘提升’。”③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dstu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