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川北在線
微信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德國“抗洪神器”真有那么神?“國產沙袋”表示不服!(9)
時間:2016-07-09 03:42   來源:游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沙袋仍然被普遍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其“科技含量”低——使用沙袋所需要的只有袋子、鏟子、人力和沙子。在實際運用中,沙袋也被證實是可靠而有效的防洪工具。最穩(wěn)固的堆疊方式是將沙袋堆成金字塔形。

   “國產神器”為啥沒有火?

   我們承認科技和創(chuàng)新在防災減災的作用,但面對天災,神器并不能包治百病。

   網友@桔子樹小窩 表示,任何技術都有其局限性,奧地利那種金屬板材的防洪墻都只有暫時抵擋滯水的能力,用在那個小鎮(zhèn)上很適合,但它不可能代替堤壩,也擋不住長江的洪峰和山區(qū)的暴發(fā)性洪水泥石流。搞這玩意,第一你得有錢,第二環(huán)境適合。

   曾在柏林分社派駐九年的新華社參編部副主任班瑋介紹,德國汛情不像中國頻繁,當暴雨頻降的時候,易北河、萊茵河漫灌,城市離河流很近,德國人也經常為防汛而頭疼。與中國的強大的動員和投入軍隊不同,德國只是依靠當地救災應急的部門進行抗洪工作,而健全的下水道排水能力為暴雨提供了出口。

   德國“抗洪神器”之所以能熱傳,原因在于抗洪官兵在一線奮戰(zhàn)多日,在泥水中啃饅頭等照片與“抗洪神器”舉重若輕的感覺反差太大,對比強烈,難免讓網友向往之。

   需要思考的是,上海的玻璃抗洪墻和哈爾濱的鋼板抗洪墻雖然都已投入使用,但并不為人所知,也沒有被封“神器”。這些技術是否過關?實用價值如何?為何沒有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是騾子是馬,還要拉出來遛遛,抗洪效果還是要看實戰(zhàn)。中國沙袋估計也有期待,埋頭苦干了幾千年,“國產神器”何時助我一臂之力?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dstuf.com/

>>相關文章
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注明"來源:XXX(非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②本站所載之信息僅為網民提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本站信息接受廣大網民的監(jiān)督、投訴、批評。
③本站轉載純粹出于為網民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創(chuàng)、不存儲視頻,所有視頻均分享自其他視頻分享網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權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站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



合作媒體
金寵物 綠植迷 女邦網 IT人
法律顧問:ITLAW-莊毅雄律師